為交流和展示近年來我國在CCUS前沿方向取得的最新成果, 探討未來煤炭行業CCUS技術的發展趨勢,《煤炭科學技術》于2022年第6期策劃出版“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研究進展” 專題,集中報道我國在金屬有機骨架材料二氧化碳捕集技術、二氧化碳吸附劑造粒成型技術、高溫二氧化碳吸附技術、化學鏈燃燒技術、微藻固碳減排技術、二氧化碳地質封存技術、煤炭制氫替代技術等方面的CCUS技術最新科技成果。
《煤炭科學技術》“礦井水處理”高影響力論文推薦!共計8篇熱點論文,論文精選自近三年相關主題的高被引和高下載論文。歡迎各位學者關注!
“地下水環境保護”專題來自于《地學前緣》2022年第3期。
專題共有8篇論文,該專題延續了沈照理教授將水文地球化學和水巖相互作用的原理應用到含污染物地下水系統研究的思想,并通過微生物技術的融入豐富和發展了該研究思想。這部分論文中提到的主要污染物涉及了有機污染物(《污染場地原位熱修復技術與能效分析》《微生物場影響下的場地有機污染物遷移轉化初步研究》《天津平原區加油站地下水石油烴污染特征及其生物降解機理研究》)、無機污染物(《高氯酸鹽自然衰減的柱實驗研究》)和放射性物質(《砂巖含水介質中鈾的吸附和遷移行為研究》)等,涵蓋了場地調查評估、室內模擬實驗、數值模擬(《基于圖像法的多孔介質雙分子反應溶質運移IM-ADRE模擬》)和場地技術應用的環節,從物理、化學和生物視角(《準飽和地下水中驅替速率圈閉氣體飽和度和準飽和滲透系數的關系》《長江經濟帶某石化場地中污染物分布與微生物特征》)提出了地下水中污染物遷移轉化修復機理和技術。
《地學前緣》期刊官網:http://www.earthsciencefrontiers.net.cn/
本期“沉陷控制與坍塌地修復”專題邀請陳紹杰教授擔任客座主編。專題共8篇研究成果,涉及黃土溝谷區淺埋煤層開采覆巖破壞與地表損傷特征研究、關閉礦井次生沉陷研究現狀及展望、采煤沉陷區損害防治對策與技術發展方向等。
專題來自于《土壤學報》2020年第5期,共9篇研究成果。
《土壤學報》反映土壤學各分支學科有創新或有新意的、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研究成果,主要刊登土壤科學及相關領域,如植物營養科學、肥料科學、環境科學、國土資源等領域中具有創造性的研究論文、研究簡報、前沿問題評述與進展(綜述與評論/新視角與前沿)、問題討論、書評。
期刊官網:http://pedologica.issas.ac.cn/trxb/home
專欄來自于《能源環境保護》2022年第3期,共4項研究成果。
專欄來源于《能源環境保護》2022年第3期,共4項研究成果。
專題來源于《煤田地質與勘探》2022年第4期,共包含6篇研究成果。北京聯合大學汪秋菊教授為專題客座主編。
為探討采動誘發應力場偏轉活化斷層機理,采用庫侖破裂應力增量為斷層單元活化判據,引入損傷因子評價斷層面活化滑移破壞程度,模擬分析了主應力偏轉對不同傾角斷層面上...
主辦單位:煤炭科學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中國煤炭學會學術期刊工作委員會